再談常係數二階線性微分方程

文章中,我們已經提過形如

\displaystyle ay''+by'+cy=0

的微分方程的解法,此處a,b,c均為實數,且a\neq 0。我們把上述微分方程類比於二次方程

\displaystyle a\lambda^{2}+b\lambda+c=0

利用此二次方程(二次多項式a\lambda^{2}+b\lambda+c稱為微分方程的特徵多項式)的根的特性得出微分方程的解。取D=b^{2}-4ac。當D>0時,我們將微分方程因式分解

\displaystyle\left(\frac{d}{dx}-\lambda_{1}\right)\left(\frac{d}{dx}-\lambda_{2}\right)y=0

其中\lambda_{1},\lambda_{2}是特徵方程的相異根,並取z=y'-\lambda_{1}y得出z的微分方程:

\displaystyle\frac{dz}{dx}-\lambda_{2}z=0.

解出z=ce^{\lambda_{2}}後,帶入z=y'-\lambda_{1}y中,得到

\displaystyle\frac{dy}{dx}-\lambda_{1}y=ce^{\lambda_{2}x}

再利用積分因子法,求出y=C_{1}e^{\lambda_{1}x}+C_{2}e^{\lambda_{2}x}

D=0時,特徵多項式分解成(\lambda-r)^{2}的形式。換句話說,微分方程必定形如:

\displaystyle \frac{d^{2}y}{dx^{2}}-2r\frac{dy}{dx}+r^{2}y=0. (2)

在二次多項式的世界中,我們有配方法解的多項式的根。在二階常係數微分方程中,配方法是否存在呢?利用積分因子的想法,我們定義z=e^{-r}y,目的就是把y平移-r,在微分方程的世界中,平移對應於乘上積分因子e^{-rx}。如此一來,

\displaystyle\frac{d^{2}z}{dz^{2}}=e^{-rx}\left(\frac{d^{2}y}{dx^{2}}-2r\frac{dy}{dx}+r^{2}y\right).

因此如果y是(2)的解,z''=0。而z''=0類比於u^{2}=0其中u=\lambda-r。舉例來說,試解:

\displaystyle\frac{d^{2}y}{dx^{2}}-2\frac{dy}{dx}+y=0.

z=e^{-x}y。則

z''=e^{-x}(y''-2y'+y)=0.

z''=0可推得z=C_{1}x+C_{2}。於是y=e^{rx}(C_{1}x+C_{2})

D<0時,我們知道特徵多項式兩個複數共軛根。記\lambda_{\pm}=\alpha\pm i\beta為特徵多項式的兩根且\beta>0,則\lambda_{+}+\lambda_{-}=2\alpha\lambda_{+}\lambda_{-}=\alpha^{2}\beta^{2},微分方程必定形如

\displaystyle \frac{dy^{2}}{dx^{2}}-2\alpha \frac{dy}{dx}+(\alpha^{2}+\beta^{2})y=0,.  (3)

且特徵多項式形如\lambda^{2}-2\alpha\lambda+(\alpha^{2}+\beta^{2})=0。在解此類多項式方程式時,我們主要使用配方法:

\lambda^{2}-2\alpha\alpha+\alpha^{2}=-\beta^{2}

推出(\lambda-\alpha)^{2}=-\beta^{2}。如果記u=\lambda-\alpha,則u^{2}=-\beta^{2}。因此只要我們解出u就能解出\alpha。配方法本身就是種平移法,回到微分方程本身,我們可以先把方程給平移,令z=e^{-\alpha x}y,利用前面的平移法,得出

z''+\beta^{2}z=e^{-\alpha x}(y''-2\alpha y'+\alpha^{2}y)+\beta^{2}e^{-\alpha}y=e^{-\alpha x}(y''-2\alpha y'+(\alpha^{2}+\beta^{2})y).

如果y是(3)的解,則

z''+\beta^{2}z=0. (3′)

將微分方程「配方」後,我們只需要處理(3′)即可。

接著我們來解(3′)。

如果我們令

f(x)=(z')^{2}+\beta^{2}z^{2}

利用(3′),可推得f'(x)=0。根據均值定理,f(x)=C為常數函數。因為(z')^{2}\geq 0\beta^{2}z^{2}\geq 0,可得f(x)\geq 0。如果f(x)=0,則z=0。假設C非零,則C>0。令C=a^{2}可得

\displaystyle \frac{\beta z'}{\sqrt{a^{2}-\beta^{2}z^{2}}}=\pm \beta.

不仿取

\displaystyle \frac{\beta z'}{\sqrt{a^{2}-\beta^{2}z^{2}}}=\beta

w=\beta z,則

\displaystyle\frac{dw}{\sqrt{a^{2}-w^{2}}}=\beta dx.

兩邊積分後,可得

\displaystyle\sin^{-1}\left(\frac{w}{a}\right)=\beta x+C

於是w=a\sin(\beta x+C).再利用w=\beta z和角公式,可以推出

z=C_{1}\cos(\beta x)+C_{2}\sin (\beta x)

其中C_{1},C_{2}是常數,最後推出

y=e^{\alpha x}(C_{1}\cos(\beta x)+C_{2}\sin (\beta x)). (5)

當我們取

\displaystyle \frac{\beta z'}{\sqrt{a^{2}-\beta^{2}z^{2}}}=-\beta

我們也會得出形如(5)的解。

高階的常係數微分方程可以用類似的方法來解,在此就不細談。

 

 

 

 

『小二題目你會嗎?』一文評論

新聞連結

本文以『數學題目想要成功解開,邏輯相當重要,…』當開場談論一道小學二年級的數學問題。題目如下

%e5%b0%8f%e4%ba%8c

記者以邏輯開頭來評論網友的看法,筆者認為這題該討論的地方不在於『邏輯』,而在於『題目本身』:出題者應該更謹慎地使用更精確且簡要的文字出題。

首先,筆者針對『意思相同』這四個字來做分析。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的解釋,此處的『意思』指的是『意旨』、『意義』。如果再進一步的去查詢『意旨』與『意義』這兩詞,我們得到的是:

(1)意義:意旨、理趣。《三國志.卷二八.魏書.王凌傳》:「旌先賢之後,求未賢之士,各有教條,意義甚美。」

(2)意旨:意向旨趣。《史記.卷九七.陸賈傳》:「令比諸侯,皆如意旨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.卷六》:「慧澄替他宣揚意旨,祝讚已畢,叫一個小尼領了丫鬟別處玩耍。」

詞典使用了更抽象的詞彙來解釋這兩個詞,我們無法從此處了解『意思相同』所代表的是什麼。所以我們暫時使用以下的解讀:

『XXX』和下面哪個選項的意思相同?=『XXX』可以使用下面哪個選項的符號來表示?

阿拉伯數字本身是一種符號表示,一般而言,我們使用1,2,3,4…來表示出『數量』。『表示』指的是『呈現』:如何使用符號來完成表達『XXX』這個目的。

接著我們必須要理解一件事『5個9』語意本身並不包含『運算』。『5個9』指的是

9,9,9,9,9

如果此處x代表個數,我們可以使用5x 來代表5個。如5個人可以使用5x人來表示,5個a可以用5xa來表示5個9可以用5×9來表示,答案應該是(1)。

如果此處x代表乘法,那麼本題題目應該從『5個9』改成『5個9相加』。這時候,就看老師在課堂上如何與學生約定『5個9相加』怎麼記。這個部分我在其他文章有提過,這個符號使用沒有全球性的規定,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記法,台灣是使用『9x 5』來表示,也就是本文中的正確答案(3)。

然而從選項的內容來看,本題考的應該是數字乘法運算的概念(小二這個時期應該就是在教乘法)而不是考記個數的方式。本題的問題點其實是出在『5個9』應該改成『5個9相加』,而非記者所說的『邏輯』。

筆者認為,『語言能力』會限制小學生的讀題能力。老師出題時應該要使用更精確且更簡單的文字避免學生造成誤解(不需要從文字上做調整讓學生做文字上的腦筋急轉彎)。筆者建議本題應該更改為:

『5個9相加』可以用下列哪個選項來表示:

(1) 5×9 (2) 5+9 (3) 9x 5

這樣題目會更清楚一點。

從一道題目談論我認為的好中學數學問題

說明:本文主要不是在談中學數學教學,談的是筆者認為的好的『思考』問題。至於好的『試題』並不是本篇文章討論要素。

前幾天筆者在臉書上讀到了一則貼文,這則貼文是關於一道中學的數學題目,如下表示。

題目A:如右圖,梯形ABCD中,已知道兩底\overline{AD}\overline{BC}分別為7公分與20公分,兩腰\overline{AB}\overline{CD}之長分別為5公分與12公分,則梯形ABCD的面積為___平方公分。

p1

原作者主要是透過那道題評論『考試害人不淺』。筆者並非要去評論該作者的內文,主要是想透過這道題來談筆者心中所謂的好的中學數學問題。對於中學學習,筆者僅作以下簡評:

在中學時期,許多學生會面臨到『每個科目的學習都要盡可能的盡善盡美』而要學習的科目卻又非常的多。因此,許多學生在中學時期必須以『記憶』的方式來學習所有的科目,因為『直接背起來』而不用思考對學習來說最省力。要學習數學這種需要大量思考的科目,不見得人人都願意花時間做思考的練習。如果有『捷徑』或是『巧解』,對學生的學習來說會更加省時(?)。可能這樣的下場就導致了學生解題喜歡找捷徑與找巧解,補習班或許也大行其道,失去了思考訓練的精神。因為大家不是為了『增強自身的知識與學習能力』做準備,而是為了『考試』—為了能在考試中得到好成績做準備,這就是『考試領導教學』。事實上,要增強自身的『思考力』是需要經過許多的『思考訓練』,而思考訓練需要很多的時間。

回到筆者想談的,對筆者而言,何謂好的中學數學問題呢?『可以有各種不同解法的數學題目。』一道題有『不同的解法』代表著那道題可以提供學生『不同的思考角度』。筆者看到題目A的第一個反應是覺得此題還挺有趣的,以下提供幾個做法讓讀者去理解為何筆者會覺得此題有趣。

思考:本題目要求的是梯形面積。依據梯形的面積公式可知:梯形的面積是(上底加下底)乘高除2。上底是7下底是20,只要知道高便可求出此梯形的面積。所以本題在考的其實是要求出此梯形的高。要求出此梯形的高可以有以下的幾種策略,而這些策略是仰賴於我們對梯形的理解。因為ABCD是梯形,所以\overline{AD}平行於\overline{BC}。我們可以做輔助線,來幫助我們解題。我們假設此梯形的高為h

作法一:在 \overline{BC}上取一點E使得\overline{DE}平行於\overline{AB}。則四邊形ABED為平行四邊形(利用\overline{AD}平行\overline{BC}),可知\overline{DE}=5\overline{BE}=7(如圖所示)。

p2

因為\overline{BC}=20\overline{BE}=7可以推得\overline{CE}=13。觀察13^{2}=5^{2}+12^{2}可知\Delta CDE是直角三角形且\angle CDE=90^{\circ}。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可知,\Delta CDE的面積為

\displaystyle[\Delta ABC]=\frac{1}{2}\cdot 5\cdot 12=\frac{1}{2}\cdot 13\cdot h

可求出h

做法二:做法二跟作法一的想法是雷同的。只是我們取\overline{BC}上一點E使得\overline{AE}平行於\overline{CD}。如圖所示

p3

利用類似的討論,我們可以得出h

做法三:延長\overline{AD}至一點E使得ABCE構成一平行四邊形。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,我們可以求出\overline{DE}=13\overline{CE}=5。如圖所示:

p4

接著利用同樣的做法可以求出h

做法四:做法四有別於前面使用圖形的幾何性質作解答,使用了代數做法。做\overline{AE}垂直\overline{BC}E\overline{DF}垂直\overline{BC}F。如圖所示:

p5.png

根據梯形的性質可知四邊形AEFD為矩形。於是\overline{EF}=\overline{AD}=7\overline{AE}=\overline{DE}\angle BEA=\angle CFD=90^{\circ}。由畢氏定理可推得

\displaystyle 5^{2}-x^{2}=\overline{AE}^{2}=\overline{DF}^{2}=12^{2}-(13-x)^{2}

根據此式可以求出x,求出x後再利用畢氏定理可以求出此梯形的高。

原則上來說上述的這些方法真正只有兩種不同做法,因為做法一到三均是利用雷同的想法:對於梯形的理解,使用到了『逆畢氏定理』,做法四是直接使用代數方法與畢氏定理,兩者有不同的思考路徑。雖然做法一到三想法雷同,但讓學生可以有各種做輔助線的方法(不唯一)來得到同樣的結果,因此筆者認為本題是不錯的題目。

有一次在課堂上,學生曾告訴筆者:『老師,這些方法很簡單,但我們想不到的。』其實不是學生想不到,而是學生沒有習慣於做『用各種可能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』的訓練。如同筆者前面說的,不同的做法代表的是不同的思考方式,不同的思考方式讓我們透過不同的角度來對同一件事情產生理解。透過『各種思考路徑來解題』有助於我們『把所學習到的(不同的)知識之間做鏈結』,大腦中思考的鏈結越多,就越有可能讓我們有不同的策略來解決問題(或產生創造力)。『思考的訓練』需要大量的時間,在『考試領導教學』環境中或許讓學生有『大量時間思考』有著很大的困難吧?

東華大學應用數學系魏澤人教授補充道:『作法四那樣畫,然後觀察左右兩個三角形的底長度固定,然後拚再一起.。另一個角度是問,為什麼這個題目可以問?也就是為什麼知道四個邊長就能知道面積? 除了面積是否還能確定形狀?從這裡出發也能有很多思路,還原問題的本質。』

補充:(做法五)詹孟樺網友提供了第五種做法:

p6.png

\overline{AB}\overline{CD}延長後交於E點。則我們得到兩個相似三角形\Delta EAD\sim \Delta EBC。假設\overline{AE}=x\overline{DE}=y,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,我們可以求出

\displaystyle\frac{x}{x+5}=\frac{y}{y+12}=\frac{7}{20}

則我們可以分別解出x,y。有了三角形的三邊長後,我們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積。於是梯形面積為

[ABCD]=[\Delta EBC]-[\Delta EAD]

此處我們使用了[\cdot]來表示多邊形的面積。而這裡的做法與前述做法一到做法四均不相同。主要使用的概念是『相似形』與『多邊形區域面積的性質』與『三角形三邊長決定三角形面積』這三種概念。做法五為本問題的第三種做法。

附錄:畢氏定理的逆定理。假設\Delta ABC三邊長分別為a,b,c且滿足c^{2}=a^{2}+b^{2},則\Delta ABC為直角三角形。